新疆职业大学: 将美育之“实”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壤

作者:李娜 2023-02-21

新疆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为支点,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以切身体验为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中华经典诵读、红色文化剪纸、京剧脸谱辨识、墨香书法、扇里藏画等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不仅提升学生的美育能力,更增强了学生文化归属感。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疆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为支点,依托本校学情,以文载道、以文传神、以文化人,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融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让学生了解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美育能力,增学生的文化自信,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

积极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程,打造“校级精品”课程,讲述《论语》与儒家文化、《老子》与道家文化、《周易》与中国文化、中国民族精神等多方面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悟力,并进而产生凝聚力和传承情。

二、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功能

在教学设计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超星学习通+教师入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进行设计。

教学环节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课前,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发布教学资料和自主学习任务书,要求学生线下预习;课中,教师现场进行答疑解惑,讲解知识点(包括重点、难点),与学生互动、解答疑问,同时教师通过“学习通”的测验、抢答、选人回答和讨论回复等功能追踪学生学习状态,本学期教师共发布课堂活动3141个,发布话题588个,学生回复话题23829个;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学习通作业,考试等。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法、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程平时分由学生课堂表现评定。教师通过学生自我设定小组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学生课程得分由所有同学打分获得,并当场公布成绩,调动学生的责任心和良好学习氛围。在教学模式方面,注重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学。选择经典案例、资源延伸课堂教学:案例呈现以视频播放、老师讲故事、扫码阅读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设置多种实践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选取贴合学情的个主题:中华经典诵读、红色文化剪纸、京剧脸谱辨识墨香书法、扇里藏画

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中华经典诵读,朗诵篇目范围为中国经典诗词,学生自行选择朗诵篇目,朗诵时间34分钟,可多人参与、可播放背景音乐,要求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课下制作成视频,上交给学委。学委统一收齐后上交给授课老师,授课教师在所授班级中选择一个班级,上传到学习通,以供大家浏览。注意所选班级的同学每人给予加平时分十分的奖励;

红色文化剪纸则是在课上组织学生每人按照自身爱好选择不同图案轮廓进行剪裁,课下选择几位学生与教师共同当评委,选出剪裁效果最佳的三位同学,并从所有中华传统文化授课教师以及十名学生代表在所有作品中选择出最佳的二十幅作品,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厅内添置展览板块,以供展示,给予以上二十名同学加十分平时分的奖励;

京剧脸谱辨识,首先提前在网上购置京剧脸谱面具和颜料,每班十副,课堂上组织学生查询不同脸谱的内涵,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描绘自己喜爱的脸谱。学生戴上自己画出的京剧脸谱,在京剧音乐伴奏下隆重出场,然后自己讲出红脸、黑脸、白脸的含义。

四、深受学生教师欢迎,课程访问量节节攀升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疆职业大学克斯主义学院新开课程,持续受到学生与教师欢迎。根据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满意度高达98.2%;“学习通”数据平台显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活动学年参与人次14000,学生讨论人数达7000人,访问量突破300万次,充分体现出学生对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热情。

五、实践课程成果丰富,体现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

经过2020-20212021-2022学年度历时四个多月的学习实践,学生们积极展现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遴选展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共公开展“京剧脸谱认知与描绘”系列作品103副,“红色文化剪纸”系列作品65副,播放“中华经典诗词诵读”系列作品32段,书法作品400多副,扇画作品106幅,这些无疑都体现着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认知。


分享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