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音乐通识教育“中国化”改革的实践中,以“中国音乐故事”为依托,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与高职学生的美育教育相融合,系统构建了融课堂、社团、活动为一体的音乐通识教育体系。学生在课堂中聆听“中国音乐故事”,认识音乐的美、在活动中体验“中国音乐故事”,感受音乐的美、在社团中演绎“中国音乐故事”,表现音乐的美,在提升自身审美素养的同时,深度领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魅力,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一、课堂•聆听“中国音乐故事”
为丰富学生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增进其对中国音乐的了解,学校组织专职音乐教师,引入部分民间艺术家及“非遗”传承人,于2017年组建了专兼结合的课程团队,实施美育公共通识课程《中国音乐故事》的开发及教学。通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符合高职学生学习旨趣的,内容较为完备且典型性突出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建成了适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在线课程资源。课程共有18讲,包含36个音乐故事,分属于“吹拉弹唱话民乐”“唱念做打话戏曲”“山河原野话民歌”“现身说法话民艺”等四个内容模块。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形态,认识了民族声乐、器乐音乐的基本特点,感受了民间音乐艺术的瑰丽多姿,初步形成了对中国音乐的整体印象,为今后进一步探索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奠定了知识、能力和兴趣基础。课程作为公共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连续三年达到98.8%以上。
二、活动•体验“中国音乐故事”
为让学生能有更多机会直观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丰富对中国音乐的体验,配合通识课程的开设,学校搭建了集“民乐、民歌、戏曲、非遗艺术”等于一体的“中国音乐”展演平台,定时举办中国民族音乐演出活动。包括:每年3月份开展的“国乐飘香——民乐展演荟萃”活动,5月份开展的“歌声嘹亮——将民歌唱给你们听”活动,9月份开展的“绝活亮相——非遗艺术进校园”活动和11月份开展的“璀璨梨园——大家来听戏”活动等。每一次演出活动都有近万名学生通过现场或云直播的方式参与观看,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能更深层次地领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自身的审美情趣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社团•演绎“中国音乐故事”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汉水之畔,千山之巅,学校形成了系列的“千山”文化,其中“千山•艺吧”便是其一。“千山•艺吧”创建于2012年,是隶属于校团委的校级社团组织,成立之初与大学生艺术团相似,主要承担全校性的文艺晚会、对外艺术演出交流和参加文艺比赛等活动任务。2017年以来,为适应学校推进公共艺术教育“中国化”改革的需要,“千山•艺吧”的职能也开始发生转变,以“让更多学生能参与‘中国音乐故事’演绎”为目标,通过孵化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社团组织、指导社团建设和搭建艺术教育与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实践,成为“中国音乐故事”的演绎者和传播者。
五年来,“千山•艺吧”通过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孵化了民乐艺术、民歌艺术、戏曲(含曲艺)艺术、“非遗”艺术等四个一级社团。
每个一级社团下设多个二级社团,如民乐艺术社团下设的二级社团,包括:葫芦丝社团、二胡社团、古筝社团、古琴社团、琵琶社团、竹笛社团、民族打击乐社团等;民歌艺术社团下设二级社团包括:民歌合唱社团、民歌表演唱社团等;戏曲(含曲艺)艺术下设二级社团包括:豫剧表演社团、京剧表演社团、相声小品社团等;“非遗”艺术社团下设二级社团包括:襄河道坠子社团、襄阳花鼓戏社团、老河口丝弦社团等。
各分团在指导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下,进行日常的训练和实践,在举行社团文化周展演活动或其他演出活动时,对各分团成员进行整合,参与较大型合奏(唱)节目的排演。
目前,学校同期进入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社团组织,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的学生有近千人,每年登上舞台参与各种展演实践活动的学生也有300余人次。学生在社团组织的活动中,学习进行中国民族音乐的表达,身体力行地演绎“中国音乐故事”,沉浸式地深度体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在提升自身审美表现能力的同时,努力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推进音乐通识教育“中国化”改革的实践,虽然才经历短短的5年时间,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一方面,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认知到审美体验、再到审美表现,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及民族音乐文化素养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艺术节和“非遗”展演等活动均获优异成绩;同时,部分学生还自觉成长为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和“中国音乐故事”的传讲人,比如学校师范专业学生就多次在对外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展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并通过在“送教下乡”的支教活动和毕业后的从教过程中,将“中国音乐故事”带到所任教的小学、幼儿园,讲给小朋友们听,成为了传播和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颗颗种子。
中国民族音乐浩如烟海,中国音乐故事精彩纷呈,还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去发现、探索、表达、传承、传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向世界讲好中国音乐故事,传播好中国民族文化,应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使命担当!